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BG视讯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|乐平中学高中生坠楼身亡再次敲响暑假违规补课警钟

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7:47    次浏览

徐金海说,从接到儿子坠楼身亡的消息那一刻起,他在黑暗中度过了这10天!!!徐金海是江西省乐平人,在浙江省温州谋生多年,事业有成,生活和美。然而这美好在7月15日夜间11点51分,被一个不期而至的电话瞬间打得粉碎。电话那头,他儿子徐强(化名)的班主任彭花荣老师告诉他们夫妇,徐强于当晚在学校坠楼身亡。 徐金海悲痛至极,连夜赶回家乡乐平。经多方打听,才了解到儿子在学校出事前后的基本情况。徐强1999年出生,乐平中学高一28班学生,成绩优良,为人幽默。高一28班是重点班,因部分家长要求,从7月4日开始全天补课。由于徐金海夫妇远在温州谋生无法就近照顾,便将儿子全托在班主任彭花荣老师家,包吃包住,每月报酬若干。徐金海介绍,7月15日晚上五六点钟,徐强与其他三位同样寄宿在彭老师家的同学在老师家吃过晚饭后,有说有笑地前往学校4号教学楼三楼晚自习,其间并无异常。10点20分,即晚自习结束、一名胡姓同学锁好教学楼东门、西门20分钟后,值班老师发现徐杰坠楼,拨打120,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。 徐金海说,从7月15日至今10天来,他多次到学校、相关部门交涉,要求解释死因、赔偿损失,但迄今未得到一个令人信服和满意的答复。在家长的反复要求下,直到昨天才对尸体进行尸检。他的疑惑和不满正因此而来:为什么夜里10点20分发现其儿子坠楼,直至11点51分才打电话通知家长?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?为什么锁门这么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让一个高一学生承担?学校与老师的责任心在哪里?锁门与他儿子坠楼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因果关系?为什么教育部三令五申禁止学校暑假补课,乐平中学却胆敢置若罔闻、我行我素?“教训非常深刻,这几天,我的心情也无比沉痛。”乐平中学胡校长在接受《法制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说,他当然知道教育部禁止暑假补课,但临近放暑假时,高一28班等几个重点班的几十名学生家长相约到学校求情,要求组织暑假补课,“我当时心一软,就答应了,为这起坠落事件埋下了祸根。” 我们期待乐平方面以人为本,尽快公正善后,给生者交代,让逝者安息。从吸取教训角度看,乐平中学学生坠落身亡悲剧至少在三方面给人们以警示:学校暑假补课绝不可为。在高考指挥教学的当下,一个学期下来,应试教育已让老师、学生疲惫不堪,需要调养、修整。夏天天气炎热,令人心烦意乱,也不适合教学。正是基于生理、心理、教育等多方面的科学原因,这才有了寒暑假制度,教育部才三令五申禁止学校暑假组织补课。乐平悲剧再次证明,暑假补课既逆天时也违法规,后患无穷,绝不可为。老师带寄宿生绝不可为。老师的职责本应在校园里课堂上授业解惑、教书育人。在家中私带寄宿生,对其他学生而言,在教学、出卷、考试、评卷涉嫌偏私,显失公平,有违师德。为了些许私利,而要对寄宿生负人身安全和教育之重责,权衡利弊,也是得不偿失。估计乐平中学那位彭老师现在肯定内疚、自责交加,百味俱陈。前车之鉴后事之师,带寄宿生风险太大,绝不可为。依法治校必须落到实处。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、《侵权责任法》……应该说,当前,我国并不缺少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,缺少的是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。在许多地方,依法保障校园安全往往是说起来重要,忙起来忘掉,特别在应试教育前面,“心一软”,法治就经常变成了浮云。但事实屡屡证明,校园守不守法,结果大不一样。依法治校不一定能带来高升学率,却能让师生舒心,让家长放心,让校长睡得踏实。来源:法制日报——法制网